问题思考维度
用户相关
核心用户描述维度
- 供需关系(如滴滴打车供方是司机,需方是乘客)
- 人口统计学(年龄、性别、地域、职业、学历、消费特征等)
- 对产品的熟悉程度(新用户、老用户、专家用户)
- 业务场景(业务定位、用户身份、公司行业(to b)、公司规模(to b))
如何抓住核心用户
- 捆绑式核心用户:趁热度,利用优惠办vip(理发店、健身房等)
- 诱导式核心用户:提高下运营效率、压低成本以实现低价或补贴诱导(Costco、沃尔玛)
- 享受型核心用户:提高优越感,超预期服务(亚马逊、奈飞的会员)
- 网络型核心用户:建立社交关系,实现口碑传播(抖音、小红书、soul等)
- 股东型核心用户:筛选社群中优质用户、打造利益命运共同体(小米等)
场景化分析
场景化分析方法
- 步骤一:例举场景要素
- 用户(who)
- 地点(where)
- 时间(when)
- 行为(how)
- 目的(what)
- 步骤二:组合构建场景
用户(who)在什么情况下(when/where),他想要通过什么行为(how),以便于可以达成什么目标(what)。
示例1:上班族在上班通勤时间在地铁上刷视频来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。
示例2:家庭主妇在家中哄孩子睡觉后查找做饭视频,以便能给孩子做一顿营养的午餐。 - 步骤三:预判发现需求
结合场景信息,预判用户的行为与目标,发现当前场景下的需求。- 方法1:通过常见组成动作来预判:如评论+回复、复制+粘贴、分享+转发等。
- 方法2:通过用户认知流程来预判:下拉刷新、上拉加载、左滑下一页、右滑返回、双击点赞等。
- 方法3:通过产品使用流程来预判:加购+支付+查看订单、搜索+筛选+查看详情、输入手机号+获取验证码+注册/登录等。
场景化分析的应用
- 洞察问题:初期问题较为抽象,通过场景化分析将问题场景具象化,方便梳理出核心问题所在。
- 理解用户:将用户置身于真实场景中,更容易跟用户共情,站在用户立场考虑产品问题,不但要考虑功能和逻辑,也要注重用户体验。
- 超预期体验:预测用户下一行为目标,突出或提示用户下一行为操作,或者直接实现用户目标,为用户带来超预期体验。(如电商的个性化推送商品、拍照后微信快捷发送最近照片等)。
需求收集与辨别
什么是需求
需求就是预期和现状之间存在了差异。
需求的类型
需求的收集方法
- 用户角度:
- 望:观察用户的使用过程、使用行为、使用体验,以此来收集用户的举止和动作。
- 闻;收集用户反馈。
- 问:用户访谈;问卷调查。
- 切:把自己带入用户,切身感受;加入用户社群、圈子,变成用户。
- 事情角度:
- 因:业务分析;文献分析(分析市场数据);头脑风暴。
- 果:竞品分析;产品上线后对数据进行跟踪分析。
需求的辨别
结合当下实际情况,做正确的决定。
辨别方式
- 需求真实性
- 需求强烈程度:
- 价值大不大
- 风险高不高
- 人群规模大不大
- 需求频率
辨别结论
用户故事
概念:将典型的用户在应用场景下将需求进行描述的一种方式。
好处:把用户和需求放在典型的场景下予以模拟呈现,便于更准确的分析需求。
作用:用户故事是业务部门和产品经理共同梳理需求使用的,也会被代入开发部门做出功能。